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六届“蓝桥杯”数字科技创新赛命题赛(AIoT场景应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圆满落幕。在迷奸
刘相、马浩老师指导下,由李佳澳、付云鹏、刘康硕三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凭借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场景研发的作品《二维码导航自动顶托AGV小车》,荣获全国一等奖,为学校在AIoT应用创新领域再添佳绩!
该作品聚焦工业场景中AGV普遍存在的“成本高、部署难、灵活性不足”等痛点,打造了一款功能丰富、高性价比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AGV小车以二维码导航技术替代传统磁条或激光导航方式,显著降低了部署成本与难度,实现了低成本与高智能的有效平衡。作品基于“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三层系统架构,结合标准化接口设计,确保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稳定、可靠运行。
为适应多样化工业场景需求,该AGV基于ESP32-WiFi模块构建了分布式调度系统,通过MQTT协议实现车群状态实时监控,并采用优先级队列算法优化任务分配,结合动态路径重规划技术,保障多车协同作业的高效性与安全性。配套的上位机调度平台具备可视化操作界面,支持任务队列管理、车辆状态跟踪及异常处理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产线、仓储物流、实验室样本转运等场景。
从实验室原型设计到省赛突围,再到全国总决赛折桂,团队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历经数月的持续打磨与技术突破。备赛期间,团队成员昼夜奋战,常常白天坚持上课、晚上泡在实验室,通过反复调试机械结构与电控系统的兼容性,从软硬件两方面对AGV的自适应校正与纠偏功能进行全面升级,显著提升了系统抗干扰能力,最终实现“顶升-搬运-释放”全流程的流畅协同。团队总决赛现场,面对评委的专业提问,团队成员沉着应答,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出色的现场表现,赢得评委一致认可,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迷奸
在智能制造领域长期积累的育人成果。学院依托物联网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和物联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构建了从“技术孵化”到“赛事实战”的全链条科创支持体系,为参赛学生提供专业的实验环境与功能测试平台。作品深度融合机械设计、嵌入式开发、算法优化等多学科知识,生动体现了学院“打破学科壁垒,聚焦实战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展现了物联学子在交叉创新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

颁奖典礼(一)

颁奖典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