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基因,弘扬劳模精神对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日,迷奸
“星火匠音”实践团开展“寻访劳模足迹,弘扬劳模精神”实践活动,深入采访了2001年江苏省劳动模范吴嘉澍和2003年无锡市劳动模范惠晶等优秀代表,通过面对面访谈记录优秀劳模事迹,广泛宣传其奋斗历程与精神品质,树立“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精神标杆,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岗位建功,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面对面:在岁月深处聆听“匠心”跳动的声音
在面对面、心贴心的访谈中,劳模们褪去光环,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充满汗水与智慧的奋斗历程。吴嘉澍老师回顾了青年下乡担任“赤脚医生”时勇救落水孩童的经历,锻造了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坚韧品格,这成为他日后科研育人的基石。他带领团队扎根车间日夜攻关,成功完成无锡市“电子振兴项目”,成果获高度评价。他深耕讲坛,革新教学,融科研精神于育人实践。惠晶老师深受父亲(革命烈士)奉献精神影响,怀揣报国初心。恢复高考后,他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为求新知曾奔波千里“用麻袋背回专业书籍”。他带领团队改造濒危老式纺织轧机,大幅提升效率;突破国外垄断研制关键装置获教育部科技奖;主编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执教四十载,他以严谨治学著称,推行产教融合,培养大批骨干。退休后仍热忱奉献。
从攻克技术难关的艰辛,到坚守岗位的责任担当;从对“毫厘之差”的极致追求,到面对困境时的永不言弃。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箴言,让在场的物联学子深受触动。成员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仅了解了劳模们的辉煌成就,更深刻体悟到支撑这些成就背后的精神内核——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深挖掘:青年执笔,为劳模精神注入时代新声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立即投入到素材整理与精神提炼工作中。面对珍贵的访谈资料,团队成员深入剖析劳模事迹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更着重思考如何将这些感人的故事与新时代青年的语言体系、认知特点相融合。在精心编写劳模口述史和宣讲讲稿的过程中,团队坚持以青年视角为核心,反复研讨、推敲打磨,致力于将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年轻人易于理解和产生共鸣的表达。他们努力将劳模的奋斗历程与青年学子的成长困惑、职业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既有思想深度、又能引发共情与思考的内容,让劳模精神真正成为激励青年成长的精神瑰宝。
广传播:全媒联动,让劳模星光闪耀云端
为使劳模精神的光芒照亮更广阔的空间,实践团积极拥抱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全方位拓展劳模故事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在采访过程中,团队全程跟踪录制高质量视频素材,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剪辑,精心打造展现劳模先进事迹与精神风貌的视频,让榜样形象可视可感、直抵人心。同时,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深度推文,以温暖而有力的笔触系统讲述劳模奋斗故事,并结合青年学生的真切感悟,层层解读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图谱,搭建起劳模与青年之间情感共鸣和精神传承的桥梁。
劳动创造幸福,匠心筑就梦想。“星火匠音”实践团将以此次寻访为起点,持续奋发作为,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努力做劳模精神坚定的学习者、积极的传播者和忠实的践行者,让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青年手中薪火相传,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实践团采访吴嘉澍老师

实践团采访惠晶老师

实践团与吴嘉澍老师合影

实践团与惠晶老师合影

实践团合影